
"徽池雅调"与"为天下时尚"的新调——青阳腔
青阳腔是流传于安徽,江西等地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名;又因古时青阳县属池州府,还称"池州调"。青阳腔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在安徽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6年5月20日,青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阳腔的发展
明代嘉靖年间,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传入青阳,吸收其精髓,并与当地九华山锣鼓佛俗说唱、民歌小曲等汉族民间艺术相融合,"错用乡语,融合土调",冶炼而成富有民间地方特色的青阳腔。因为青阳古属池州府,故称为"池州调。"同时,作为南戏中一支突起的新军,青阳腔兴盛于明清,持续500余年,有《青阳时调》、《时调青阳》、《时调青昆》、《昆池新调》、《滚调乐府》等青阳腔剧本选集并广为流传。青阳腔由皖南发展到省城安庆,赣、鄂、川、湘等地。
青阳腔的传播
明末清初,青阳腔影响了全国各地许多高腔的唱法。岳西高腔、江西湖口高腔,均为青阳腔的遗脉。目连戏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阳腔,同时,目连戏的上演也助兴了青阳腔的发展和传播。青阳腔滋养了黄梅戏,又哺育了徽剧。黄梅戏是青阳腔融合湖北黄梅采茶调、徽调发展而形成的戏曲艺术。明代嘉靖年间,池州、徽州青阳腔兴起,它吸收了徽调、目连戏、昆山腔等曲调的精华,便形成徽剧。
明末清初,青阳腔随徽剧涌入安徽省城安庆,以及怀宁、枞阳、桐城等地,其后徽剧走向省内外各地。乾隆年间,安庆四大徽班进京献艺,享誉京师舞台半个多世纪,在京城吸收了秦、晋、梆等北方剧种的精华,于是孕育产生了京剧。
因此,青阳腔是徽剧的前身,徽剧又是京剧的前身,滋养了第三代地方大戏黄梅戏,包括京剧、赣剧、湘剧、川剧等戏曲剧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该唱腔,借鉴其唱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故青阳腔被誉称京剧"鼻祖"。青阳腔又被誉称戏曲的活化石,它对我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青阳腔的唱腔特色
青阳腔拙扑、高昂、刚健、原始,它不用管弦伴奏,一般是用锣鼓伴唱,一唱众和,杂白混唱,腔滚结合(滚调),唱腔灵活多样,曲调清秀婉转,戏曲语言、唱词通俗易懂,尤为平民百姓所喜爱;青阳腔属南戏高腔体系,其行当继承了古南戏的脚色体制,有生、旦、净、末、丑、外、贴7个行当,后来又增加了小、夫两个脚色。其表演讲究"文戏武唱",娱乐性、趣味性强,火爆热闹,常穿插表演窜刀门、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艺。青阳腔中还有各种纸质面具,在舞美上极具特色;青阳腔在声腔上属南曲五声系统,其演唱特征:①用锣鼓伴唱,不用管弦;②一唱众和,独唱与帮腔结合;③运用腔滚结合的歌唱方法--滚调。
总之,青阳腔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实现了戏曲声腔上的重大革新,在我国戏曲声腔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关阅读
- 1 安徽:2023年粮食产量将保持在820亿斤以上 农民收入增长8%左右
- 2 合肥一环卫工人拾金不昧 失主赠锦旗致谢
- 3 安徽省卫生监督协会常务理事会在阜召开
- 4 健康从心开始——女神节的幸福之旅
- 5 2023中国·宣城首届跨境电商发展峰会成功举办
- 6 安徽红太阳公益之家“地质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揭牌仪式
- 7 合肥高新区兴园中心梧桐社区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便民服务促和谐”活动
- 8 安徽访谈小记者开展学雷锋捡垃圾公益活动
- 9 阜阳:八旬老人欲轻生 民警空手夺白刃
- 10 2023年民盟安徽省直综合总支迎新春茶话会 暨新盟员入盟仪式
- 11 阜阳:小本创业好项目,顾家挣钱两不误!嘟嘟生活驿站来了!
- 12 合肥:婚宴应办尽办,这是人生大事
- 13 蚌埠将承办第二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
- 14 阜阳=北京(大兴)航线首航成功
- 15 智能售酒机亮相阜城!扫码喝酒或将引领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