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小调艺人——刘晓燕
民间小调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有一位深受百姓喜爱的民间小调艺人——刘晓燕。
刘晓燕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安徽阜阳农村的一个唢呐世家,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她从小就跟着家族成员走上了吹唢呐的道路。常年奔波在农村的大街小巷,为有红白喜事的人家做吹唢呐表演。 刘晓燕是一个非常刻苦和努力的人,为了给百姓带来更好的唢呐表演,他还曾见向南京军区艺术团的老师研学唢呐。2003年,阜阳一个做碟片生意的老板找到她,请她到阜阳拍摄乡土题材的民间小调电视剧,刘晓燕从此走上专业拍摄民间小调电视剧的道路,在拍摄的这几年里,刘晓燕为了能够拍摄出高质量、高数量的碟片,也是不断地学习,不怕苦不怕累,碟片畅销,也让刘晓燕的名字享誉农村的大街小巷,下到孩童,上到老人,无人不知。
后来,电视机出现,碟片慢慢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也渐渐退出了市场,碟片公司老板也选择转行。刘晓燕也做出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成立自己的演艺公司,因为自己本身就是唢呐世家出身,从小活跃在舞台上,对舞台有着深厚的感情,最后还是选择回归属于自己的舞台,把民间小调和唢呐都融入到自己的演出中。
长期以来,刘晓燕都始终把艺术深深扎根在农村这片土地上,因为是百姓成就了现在的自己,自己也要用作品回馈和感谢百姓,所以她的作品内容朴实自然,真实反映了皖北广大农民的喜怒哀乐,对农村中不孝儿女、花心男人等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批判和讽刺,寓教于乐,受到广大老百姓的推崇和喜爱。
2019年的一次偶然的契机,刘晓燕接触到了抖音,开始进军曲艺传播新阵地,自此她的知名度从皖北扩大到了全国,粉丝量达到了两百多万。她自己也是非常的高兴,不仅因为自己可以被更多人认识,更是因为有了一个能让民间小调广为人知的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和欣赏民间小调这个民间艺术。刘晓燕不仅仅发布自己民间小调的视频,还积极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拍摄一些家庭生活小视频,搞笑的同时又传播一些社会正能量;比如,用抖音记录中秋节去给养老院的老人送去月饼和祝福,陪他们聊聊天,这也能呼吁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常回家看看,传播一种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此外,平时也会开开直播和大家聊聊一些家常里短,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小矛盾,给大家推荐一些实惠耐用的生活用品。
外出演出其实是非常辛苦的,一般都是在晚上,结束之后基本都是在晚上十二点左右了。一次演出结束,刘晓燕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家豆杂面馆,就去这家面馆点了一碗豆杂面条,吃过之后刘晓燕被这个味道深深地触动,唤起自己以前一路辛苦走过来的回忆。于是回去之后刘晓燕就萌生了开一家面馆的念头。刘晓燕平时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说做就做,用了三个月就在自己的老家阜阳开了一家豆杂面馆。为了保证传统味道和口感,面条制作延续传统的工艺,手工擀制,不用任何机器,豆杂面条价格也非常亲民、份量大。刘晓燕说:开这家面馆主要就是想让支持我的广大父老乡亲花更少的钱吃好饭、吃饱饭、吃满意饭。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份面带给大家的幸福感和温暖。
在从事这个演艺事业的时间里,有很多人来拜师学艺,刘晓燕都委婉地拒绝,并不是不愿意教授,而是因为依靠民间小调养家糊口在现在看并不现实,如果是作为一个兴趣爱好来说,刘晓燕也非常乐意指导。
刘晓燕本来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却不甘于自己的平凡,依靠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但在这期间她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名气而迷失自己,而是理性看待,探寻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下一篇: 看百万富翁如何身陷绝境——帝一村“铁锤”
相关阅读
- 1 “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 安徽学子提问“太空教师”
- 2 淮河将发生 2023 年第 1 号洪水,王家坝水位涨至警戒水位
- 3 李百忍书法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揭牌
- 4 安徽28人被提名为今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 5 关于“宿州年轻首富王恒奎传奇人生”一文争议的声明
- 6 第四届全国肢残人轮椅马拉松比赛圆满成功,安徽代表队荣获佳绩
- 7 安徽画家戴环宇:以熊猫为灵感,创作出最新作品
- 8 皖南医学院“医心”志愿服务队赴新疆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9 安徽颍东新乌江镇:塌陷区蝶变美丽东湖
- 10 第三届致敬城市美容师 关爱环卫工人、奖励优秀学子
- 11 阜阳少年宫成功举办颍娃乐假期研学活动,孩子们走进中科大和安徽电视台探索科技世界
- 12 第十届“向老兵致敬”大型公益活动圆满成功!
- 13 合肥星火公益举办第七届致敬城市美容师活动
- 14 海洋公园新成员,清凉暑假乐翻天 阜阳尧泰汉海海洋公园暑期迎新成员:白边海豚!
- 15 商之都中心广场“跟着好人做好事 守护纯善少年” 爱不闲置义卖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