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宣城:2000余条扬子鳄自行越冬 “搬家”越冬将渐成历史
作者:余庆 顾维林
工作人员搬运扬子鳄越冬。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扬子鳄们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越冬。和往年不同的是,2023年将是保护区内扬子鳄最后一次大规模“搬家”越冬,其中2000余条扬子鳄将自行爬入新投入使用的“就地越冬房”内越冬,实现扬子鳄越冬模式的创新。
12月11日上午,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观赏池里,扬子鳄慵懒地躺在水中,它们的身体随着水流微微摇晃,仿佛一段段沉重的木头。它们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静待冬眠。几名工作人员穿着防水服,小心翼翼地在水中搜寻潜伏在水中的扬子鳄。突然,一名工作人员迅速地抓起一只扬子鳄,只见他一只手紧紧地握住扬子鳄的嘴巴,防止它咬伤自己或者发出声音惊动其他扬子鳄,另一只手牢牢地抓住扬子鳄的后腿,将它抱起来放到转运的车里。扬子鳄在车斗里发出低沉的嘶嘶声,身上沾满了泥土和水草。
装上车的扬子鳄被送到了清洗区,准备进行冬眠前的清洗,“扬子鳄进入暖房之前,我们先要对满身泥泞的扬子鳄逐一清洗、体检和消毒,然后放入暖房池内。这样,才能保证扬子鳄在冬眠恒温室内安全越冬。”该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夏同胜介绍,进入初眠状态的扬子鳄,全都停止进食。扬子鳄冬眠期间,工作人员会定期清洁室内卫生,按时喷水增湿,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每一条扬子鳄安然越冬。
记者在暖房内看到,扬子鳄过冬的暖房中建有上下两层的池子,就像学生宿舍里的上下铺,洗过澡后的扬子鳄被工作人员放进池中。扬子鳄静静地躺在池子里,偶尔张开嘴巴,露出锋利的牙齿,或者伸出爪子,慢慢地挪动身体。工作人员说,这些都是扬子鳄冬眠前的正常表现,说明它们身体状况良好,适应了新的环境。
“今年保护区内扬子鳄‘搬家’规模已经大幅度减少,随着‘就地越冬房’项目建设,以后自行越冬的扬子鳄将会越来越多。”夏同胜告诉记者,今年部分扬子鳄将依托新建的“就地越冬房”,自行爬入人工洞穴内越冬,告别了过去扬子鳄靠人工转移入冬的历史。“就地越冬房”缓解了扬子鳄高密度饲养问题,实现了扬子鳄定点监控、行为监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扬子鳄的越冬模式,改善了扬子鳄饲养越冬环境,消除了越冬回捕和外放过程中对扬子鳄的伤害。
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扬子鳄有长江“活化石”之称,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扬子鳄每年11月到次年3月进入洞穴冬眠,其冬眠温度一般在8℃到12℃之间。由于部分养殖池内扬子鳄数量多、密度大,加上扬子鳄无法自主筑洞,保护区便通过人工转场的方式辅助其冬眠。次年3月下旬左右,当室外温度达到10℃左右时,扬子鳄才会告别冬眠,回归户外。
据了解,目前,该保护区人工繁育扬子鳄保有量在1万条左右,年繁殖能力约1000条,根据2023年野外调查结果,估算安徽省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接近1200条。
相关阅读
- 1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四科王勇荣获安徽青年五四奖章
- 2 文化中国行 | 1500+项文旅活动,“五一”请到安徽来!
- 3 2025年安徽省暨合肥市十四岁集体生日示范活动举行
- 4 安徽肥西:游客踏寻三河古镇 邂逅古意盎然
- 5 合肥:文化休闲丰富“五一”假期
- 6 安徽两位新任地级市政府党组书记亮相
- 7 匠心筑梦 服务致远——合肥恒道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8 匹克集团向阜阳捐赠爱心篮球,助力青少年体育发展
- 9 红色小管家携手小学生:为雷锋雕塑上色,让雷锋精神绽放新光
- 10 兵安消防"汇聚拥军力量,筑牢安全防线"主题活动圆满成功
- 11 深耕国际教育廿六载:余海燕校长的“长期主义”与安徽国际教育样本的崛起 | 安生刻度第6辑
- 12 灵蛇启智逍遥娃,童心翱翔新征程——合肥市逍遥津小学教育集团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暨第八届创意节活动
- 13 “皖美冰雪,逐梦未来”---热烈祝贺安徽省滑雪协会一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举行
- 14 合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蓝天一行赴温州交流考察
- 15 金种子酒:被阜阳人抛弃的本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