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大学:智力帮扶特色小镇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六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结果,安徽大学推荐的“精准服务特色小镇,智力赋能乡村振兴”项目入选。近年来,安徽大学以智力帮扶特色小镇为切入点,创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带来了新活力。
2018年8月,安徽大学联合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等机构,高规格组建了专业智库——安徽特色小镇发展研究中心,为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以经济学院为主体,校内协同社会与政治学院、艺术学院、管理学院等,校外联合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长三角名校,汇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委和安徽省相关政府部门所属机构的智力资源,组建60余名涵盖经济、管理、生态、文化、艺术、社会治理等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和咨询团队。
特色小镇团队不仅为特色小镇创建提供潜力研判、产业定位和综合发展等咨询,还主动举办论坛、研讨会、培训和大赛等系列活动,帮助培育特色小镇,并帮助特色小镇持续升级,打造精品。
在一次特色小镇摸底调研中,团队发现了芜湖湾沚区殷港艺创小镇的发展潜力,随即向主管部门推荐,并提供发展咨询、艺创品牌打造、创新创业资源导入、相关项目策划等支持。如今的殷港艺创小镇不仅入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特色小镇典型经验之列,还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和创意人才来创业发展。短短几年间,殷港艺创小镇实现了从空心村到“万人小镇”的巨大转变。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老师与马郢村民研讨产品美化包装
在长丰县,安徽大学通过与当地合作,共建安徽大学长丰乡村振兴研究院,为该县杨庙镇马郢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如今,马郢村田园文创产业不断积聚,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在潜山市,团队为源潭刷业小镇持续提供创建咨询、编制产业规划、行业发展报告并举办论坛,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有效推动传统块状经济的成功转型升级。如今在源潭,制刷“小手艺”做出了百亿“大产业”。
特色小镇建设符合时代潮流,但要根据各地的产业、文化、生态等基础,制定相宜的方案,补短板、锻长板。“我们探索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同时,也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联动发展。”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安徽特色小镇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淑英教授表示。
服务特色小镇也反哺了学校人才培养,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从安徽大学走出。截至2022年,团队成员指导本科生立项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相关主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达26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11项。11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也在11个特色小镇建立起来。
相关阅读
- 1 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江苏南京举行
- 2 阜阳:阜南爱心人士为高考志愿者提供免费午餐
- 3 黄山风景区即将发放“云端毕业季”消费券
- 4 深化合作 共谋发展 ——合肥市温州商会与深圳市温州商会成功举办联谊交流活动
- 5 情暖端午:肥东县妇联招募“爱心妈妈”走访慰问困境学子
- 6 “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连环画完稿 用绘本传承中华谦和美德
- 7 安徽肥东劳模、好人志愿者组团走进撮镇镇旭光社区助农樱桃采摘,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 8 文化中国行 | 1500+项文旅活动,“五一”请到安徽来!
- 9 2025年安徽省暨合肥市十四岁集体生日示范活动举行
- 10 安徽肥西:游客踏寻三河古镇 邂逅古意盎然
- 11 合肥:文化休闲丰富“五一”假期
- 12 安徽两位新任地级市政府党组书记亮相
- 13 匠心筑梦 服务致远——合肥恒道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14 合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蓝天一行赴温州交流考察
- 15 金种子酒:被阜阳人抛弃的本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