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安徽合肥庐阳区:旧貌换新颜 “小巷”改出“大民生”

发布时间:2023-10-08 10:47:07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李岩芯 阅读量:105
“以前这里只有零散的几棵树,现在可以坐一坐,散散步。”走在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上的新华口袋公园内,望着蜿蜒平整的休闲步道和茵茵绿草中点缀的各色花卉,家住附近的居民陈大爷感觉到阵阵惬意。
作者:李萌

“以前这里只有零散的几棵树,现在可以坐一坐,散散步。”走在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上的新华口袋公园内,望着蜿蜒平整的休闲步道和茵茵绿草中点缀的各色花卉,家住附近的居民陈大爷感觉到阵阵惬意。

安徽合肥庐阳区:旧貌换新颜 “小巷”改出“大民生”1.png

这是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辖区众多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的一个缩影,背街小巷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关系着百姓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来,庐阳区逍遥津街道持续加大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力度,秉承精心构思、尊重文化、保持特色的宗旨,在提升城市颜值的同时,改出“大民生”,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

打造“风景线”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在丁家巷南入口,墙面绘着一幅仙女图,这是取自老合肥“九曲水上升仙桥”的神话传说。两侧红砖围墙上每隔十来步便镶嵌一个石雕,刻画着怀旧画面。而另一处巷口,“张氏四姐妹”图片墙述说着动人的故事。走进丁家巷,历史和神话在这里融入景观,一幅温馨和谐现代睦邻的美好画面呈现眼前。

“改造前的巷子可不是这样,现在可谓是旧貌换新颜。”居民王奶奶在这里生活了数十年,在她的记忆里,原先的丁家巷道路破损、排水不畅、车辆乱停、摊点乱摆,狭窄的小巷拥堵凌乱,每天都是此起彼伏的嘈杂声,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体验。

面对这一情况,逍遥津街道以居民的急难愁盼为出发点,对丁家巷进行了改造,“拓宽道路,对破损的道路重新铺设,修补美化沿街墙面……”四牌楼社区副主任陈宗宝介绍,改造提升“古今融合”,将曾经的“脏乱差”小巷成功打造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舒城路也是一条老街巷,沿途共分布店面70余间,由于该路段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老化,街区美观度日益落后。为此逍遥津街道在背街小巷改造中,结合路段情况,对原有店招进行拆除,对商业门头、外墙体等内容统一改造升级,增设景观小品、座椅等,提升街景颜值和环境品质。

优化升级功能让小巷便民利民

“原先庐江路没有停车场,周边又都是老小区,停车十分困难。”陈宗宝称,因此在对庐江路进行改造过程中,他们特意申请了一处地块用作停车场,这样一来提供了300余个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庐江路沿线的停车难问题。

对此逍遥津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背街小巷的改造,不能是简简单单地修修补补,而是对城市系统和功能的全面升级,“一些小巷子之前存在配套不足或是基础设施破损等情况,改造中就要考虑到如何做才能便民利民,才能提升居民居住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打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

新华口袋公园原本就是一片荒废的小树林,逍遥津街道灵活利用,修整景观,增添休憩桌椅,打造“社区微客厅”,把此处变为了居民喜爱的活动休憩场所;不少小街小巷原先路灯不足、排水管道老化,通过背街小巷改造,现在路也亮了、也很少内涝了,“办好为民利民的民生实事,升级一条又一条民心之路。”

文化赋能为街巷注入文化元素

在红星路上,有一面“合肥抗战印记”的党史教育文化墙,文化墙30米的展线,7000多文字,93块展板,图文并茂、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精神在合肥地区的生动实践,让人耳目一新。

“老城区墙面很多,因此在背街小巷改造时,也因地制宜打造各色文化墙,为街巷注入文化元素。”逍遥津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改造结合街巷现有的文化特色,注重街巷区域特点、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民族特色、商业氛围等要素,注重人文景观提升改造和街道建筑色彩景观提升改造,体现街巷的历史和故事,为街巷注入更多历史文化元素和特色。

红星路小学北门口原先有一段破旧的铁栅栏围墙,逍遥津街道联合学校对其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其打造成一面具有浓厚校园特色的文化墙,不仅展示了学校的校园文化,也照顾到了红星路的整体美观。

未来逍遥津街道将持续加大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力度,在改造中凸显城市底蕴,彰显城市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消除危险隐患、创造美丽环境、完善社区功能,以达到给居民带来宜居美好生活的最终目的。

责任编辑:王岩 王晨曦 严继承 黄楠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ahfangtan.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本网动态
李岩芯 2024-07-19 11:47:00
尹晓松 2024-07-15 08:47:22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安徽访谈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华人英才》杂志社网络中心 主办  法律顾问:合肥淮商律师事务所 赵健志律师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书  举报邮箱:fuyangxx@126.com

工业信息化部许可/备案号:皖ICP备2021017813号  

Copyright 安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下载.png  timg.jpg


   

皖公网安备 34120302000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