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姓埋名41年,阜阳现“第二王克勤式的英雄”尹孝三
阜阳籍革命烈士王克勤,曾提出“三大互助活动”在全军推广。
很少有人知道,阜阳还有位老战士,曾提出的“三不进四不走”军营模式在全军推广,被所在部队誉为“第二王克勤式的英雄”。
参加过鲁南战役、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渡江战役、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全身负伤42处,荣立战功12次。他从一名普通解放军战士成长为战斗英雄。
他就是颍上县红星镇大谢村小苑庄的尹孝三,1947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回家务农,于1994年在家乡去世。
建军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尹孝三生前所在的镇、村……

“一级杀敌英雄”
与王克勤同登领奖台
据《中共颍上县地方史》记载,尹孝三1913年7月7日出生于颍上县润河北岸的苑庄(今红星镇大谢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1937年到1946年,他三次被国民党军抓壮丁,两次被解放。
1946年11月15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滑县战斗,尹孝三第二次被解放,他要求重回解放军部队,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六纵十八旅一〇八团三营机枪连当战士。
滑县战役后,晋冀鲁豫野战军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发起巨金鱼战役。
在巨金鱼战役中,尹孝三歼敌30多人,俘虏300多人。他带领的小组伤亡最少。当班长、副班长牺牲后,他主动指挥剩下的三个战士坚持战斗,用机枪打退敌人一个连的多次反扑。
1947年2月,尹孝三与王克勤同时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出席全旅的英模大会,同登领奖台。1947年4月,尹孝三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王克勤式的英雄”提出的“三不进四不走”
曾在全军推广
《中共颍上县地方史》相关资料显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尹孝三随所在部队十八旅为野战军指挥部担任开路先锋,和战友们一起奋勇杀敌,遇河架桥,所向披靡。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时,国民党军急调重兵围攻,大量制造无人区。部队的生活非常艰苦。为此,部队召开了整顿军纪的干部会,会后颁布了整顿纪律的命令。
时任班长的尹孝三,根据部队的纪律要求,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三不进四不走”,即“不喊起老百姓不进,不收拾好房子不进,女人内房不进;不满缸水不走,不上好门板不走,不捆好铺草不走,不还好东西不走”。全班严格执行。
尹孝三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行军时,他不仅多背子弹,还帮助体弱的同志背东西。休息时,他还为战友打草鞋,培训机枪射手。
尹孝三的事迹及其“三不进四不走”的经验很快被传开。尹孝三所在班被评为全团模范班,被十八旅党委命名为“尹孝三班”,“三不进四不走”在全军推广。
尹孝三与王克勤当年均为六纵十八旅的英雄人物,尹孝三被十八旅誉为“第二王克勤式的英雄”。
“战斗英雄”
负伤42处,荣立战功12次
1947年12月,国民党军实行“三网”“三光”政策,大别山区形势严峻。
为保证后方指挥部安全转移,尹孝三所在的十八旅五十四团三营奉命于黄陂青山口花山岩阻击敌人。
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迟滞敌军,尹孝三班受命担负阻击敌人掩护全营撤离的任务。他把全班分成三个战斗组,两个战斗组分守左右两翼阵地,自己带一个战斗组居中正面阻击,接连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尹孝三善于利用地形地物,指挥巧妙,全班无一伤亡。
当夜,他们抓了敌人的哨兵,获取口令后,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冲出重围。经一昼夜行军,全班赶上了大部队,胜利完成阻击掩护任务……
在部队期间,尹孝三先后参加过鲁南战役、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渡江战役、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全身负伤42处,荣立战功12次。他从一名普通解放军战士成长为战斗英雄,历任副班长、班长、副营长、营长、工兵主任、师军械处副主任等职。
“不居功不骄傲”
回乡务农,建设家乡
1954年冬,尹孝三主动要求回家务农。他表示:“不居功不骄傲,不给政府找麻烦。”回乡后,他先后任乡支部委员、初级社主任、高级社副主任,赵岗村(现已经并入大谢村)村委会主任等。
尹孝三的家乡位于淮河支流的润河湾,当时群众生活困难,他就把党和政府照顾他的2000斤面粉分给社员度荒。1956年,赵岗村遭受水灾,为帮助大伙恢复生产,他取出400元安家费派人到湖北购回37头耕牛供全村使用,而自己却住着两间茅草房。
1963年,他带领群众苦战两年,筑起4500米长的堤防,修建十几处涵闸,提高农田抗灾能力……
1994年,尹孝三去世,长眠在故乡。
为寻访尹孝三事迹,7月30日、31日,记者走访了颍上县委宣传部和政协文史馆,及红星镇、江店孜镇等部门;还来到大谢村,走访了尹孝三的儿子、孙子等人。
来到江店孜镇政府一楼的党史馆,一眼就能看到尹孝三的事迹介绍。“很多党员、群众过来,都能看到英雄的事迹,学习老兵的精神。”镇政府相关人员介绍。
尹孝三去世后,原红星镇纪检书记赵长颍和当地教师赵桂海(已故),走遍多省,并来到尹孝三的老部队,收集资料,为当地党史、文史部门挖掘尹孝三事迹作出重要贡献。“为了让更多后人了解到这位英雄前辈的事迹,传承他的精神,我们就开始四处搜集资料。”赵长颍说,自己当时写了50多页资料。
在大谢村,现在仍有一些村民记得村里有个“老营长”,“老营长”就是尹孝三。
现年67岁的尹梁巨,是尹孝三的孙子。他还记得,小时候常听爷爷讲自己的战斗故事。
尹梁巨说,让他记忆犹新的是爷爷和战友剿匪的故事。“土匪住在山洞里,部队打了十几天没打下来,最后爷爷带人采取火攻的办法,熏出并全歼了土匪。”
现年74岁的尹显记,是尹孝三第四个儿子。尹显记说,当时父亲回乡的时候,本来是被安排到县里当干部,他却不干。“主动要求回乡务农。”
尹显记还记得,父亲在世时,常有学校、单位邀请他去讲战斗经历。“教育大家要珍惜现在的好生活。”
尹显记弟兄五个,老五曾参军,其他几人均务农。如今,尹孝三的墓地就在大谢村小苑庄的一块地里,他不怕牺牲、勇于战斗、淡泊名利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不断奋进!(储继明)
上一篇: “中国陈年白酒鉴定师”培训开班,阜阳小伙受酿酒大师高度赞扬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阅读
- 1 安徽:2023年粮食产量将保持在820亿斤以上 农民收入增长8%左右
- 2 合肥一环卫工人拾金不昧 失主赠锦旗致谢
- 3 安徽省卫生监督协会常务理事会在阜召开
- 4 健康从心开始——女神节的幸福之旅
- 5 2023中国·宣城首届跨境电商发展峰会成功举办
- 6 安徽红太阳公益之家“地质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揭牌仪式
- 7 合肥高新区兴园中心梧桐社区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便民服务促和谐”活动
- 8 安徽访谈小记者开展学雷锋捡垃圾公益活动
- 9 阜阳:八旬老人欲轻生 民警空手夺白刃
- 10 2023年民盟安徽省直综合总支迎新春茶话会 暨新盟员入盟仪式
- 11 阜阳:小本创业好项目,顾家挣钱两不误!嘟嘟生活驿站来了!
- 12 合肥:婚宴应办尽办,这是人生大事
- 13 蚌埠将承办第二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
- 14 阜阳=北京(大兴)航线首航成功
- 15 智能售酒机亮相阜城!扫码喝酒或将引领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