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包拯根本不会断案?包拯的墓志铭被公开,内容颠覆认知
包拯的形象是经过数十代人民丰富发展演变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包拯逐渐由一个普通人上升为圣人乃至神明,这是包拯形象神化的过程。
百姓期望统治阶层出现更多的“包拯”,甚至每个官员都是“包拯”
包拯被塑造成为足智多谋的“超人”,能够凭借超乎常人的智慧,审判各种错综复杂的案件。这种形象的神化演变,使得历史事实中的包拯与其所扮演的艺术角色有了巨大的差异。事实上,这种差异中寄托着古代百姓的某种政治期盼。
包拯剧照
在封建宗法等级严明的皇权社会,普通百姓缺乏理性精神,没有完全独立的政治人格,他们只能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廉洁的官员、贤德的丞相、圣明的君主身上,希望他们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于是,刚正无私、不畏权贵、为民请命、善断疑案的包拯,自然成为民众崇拜的“青天”。人们更是期望统治阶层出现更多的“包拯”,甚至希望每个官员都是“包拯”。
所以说,包拯艺术形象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是包拯形象在百姓间扩散的过程,也是清官政治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包拯画像
真实历史中的包拯
那么,真实历史中的包拯是什么样子的?
阅览《宋史·包拯传》中的记载,几乎均是包拯政绩的记叙。可见包拯确实是一位有为的官员。他在朝廷上经常提出很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在地方时尽心尽力地替百姓谋福利。
如包拯调任端州知府(今广东肇庆),他治理水患、兴教办学、储粮备荒、政绩斐然,更难得的是,包拯卸任时连自己常用的砚台都不拿走——“岁满不持一砚归”。由此可见,包拯的确是清廉为官的典范。
包拯戏曲剧照
包拯还是一个大孝子。我们都知道,包拯谥号为“孝肃”,在《宋史》中起始就强调包拯“孝”的品质。包拯二十九岁便进士及第,直到三十九岁才离开家乡出仕,这是为何?
主要原因就是包拯“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包拯在家排行老三,但两个哥哥早夭,他实际上变成了“独生子女”。
其后包拯在父母亡后,守孝期满仍不忍离去。欧阳修曾批评包拯“素少学问”,但他依然就包拯之“孝”提出了褒扬,称其“少有孝行,闻于乡里”。由此可见,包拯之“孝”确实足以令他青史留名。
包拯塑像
包拯断案,真的那么厉害吗?
世人皆知“宋之最能断狱者曰包龙图!”那么,包拯断案和侦破的功夫,真的那么厉害吗?
《宋史》点明包拯在初仕天长县时,就以智破“牛舌案”而初露锋芒。然而,这却是包拯在正史中被记载的唯一判例。
遗憾的是,甚至就连这一“牛舌案”,包拯亦有掠人之美的嫌疑。《宋史·穆衍传》中,记载了穆衍在任华池令时,也断了一桩“牛舌案”,这个案件的过程和结案,与包拯所断之案极其相似。因此有学者说包公根本不会断案,他唯一的判例也是在抄袭别人的断案手法。
包拯塑像
七十年代,合肥出土了一个家族墓群,学者们对此墓进行了发掘和整理,发现了5块石碑碎片,拼合后其中的内容颠覆了我们的认知。石碑经专家确认,是包拯的墓志铭——《宋故枢密副使孝肃包公墓志铭》。
其中已有此“牛舌案”的记载。我们都知道,穆衍的活动时间比包拯晚,所以此墓志铭为“牛舌案”之首创者与效仿者的争论,画了上句号——“牛舌案”确实是包拯首断。
上一篇: 捻军灭亡的真实原因:因为贪欲而自入死地
相关阅读
- 1 “爱心帮扶手拉手,我为环卫工人送清凉”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十八岗村
- 2 徽风皖韵,翰墨飘香——合肥翰林书画院传统文化艺术交流会成功开展
- 3 书香助残 共绘残疾人多彩生活
- 4 筑梦前行 共赢未来 合肥市永康商会18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
- 5 温情回归 商行天下 安徽省合作交流办与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联合组织安徽省温州商会企业归乡寻商机谋发展
- 6 业精于勤、人长于志 ——沈玉良书法艺术赏析
- 7 安徽省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暨全国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CCF TEC专项赛)启动仪式举办
- 8 淮北临涣:一碗棒棒茶,飘香600年
- 9 皖湘温商聚长沙,交流互鉴共发展
- 10 安徽阜南县:亲情重逢遇行政障碍,聋哑人认亲现场突现不和谐
- 11 瑶海区领秀公益、乐善公益等单位联合开展“百年芳华博盛世,青春不悔谱华章”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
- 12 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及红旗出版社莅临中共温州市在皖温州商会工作委员会调研
- 13 首场“皖美合声” 演讲朗诵沙⻰之“缤纷春色” 经典诵读活动成功举办
- 14 合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蓝天一行赴温州交流考察
- 15 金种子酒:被阜阳人抛弃的本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