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阜阳方案”公布

发布时间:2020-03-23 16:31:39 来源:安徽访谈网 责任编辑:岳子文 阅读量:144
阜阳市发改委全文公布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阜阳市贯彻《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根据这一方案,我市将以高铁全覆盖为契机,深化与长三角中心区的合作,加强区域重点城市建设;

    安徽访谈网讯:近日,阜阳市发改委全文公布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阜阳市贯彻《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根据这一方案,我市将以高铁全覆盖为契机,深化与长三角中心区的合作,加强区域重点城市建设;主动参与长三角分工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打造长三角联通中原经济区的开放枢纽,奋力建设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努力打造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张伟 / 摄

    全面对接中心区

    全市融入长三角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以上海市等27个城市为中心区,中心区要加强与苏北、浙西南、皖北等地区的深层合作,加强徐州、衢州、安庆、阜阳等区域重点城市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阜阳被列为中心区之外的四个区域重点城市之一,未来将发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作用。

    这一新定位,赋予了阜阳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位置。记者了解到,省委省政府《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中,专门就加强阜阳区域重点城市建设单列一条。其中提出:依托商合杭、郑阜高铁开通运营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机械电子、绿色食品、现代医药、精细化工、再生资源利用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重要的国家综合物流枢纽载体城市,成为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与此相呼应,聚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阜阳的新定位,我市《实施方案》从高水平建设区域重点城市、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创新能力共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推进民生领域合作等方面,明确了下一步重点目标任务,全面对标对接长三角中心区,推动全市域、全方位、深层次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5年,我市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机制体制高效运转,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产业分工与互补的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体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长三角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建设区域重点城市

    构建“一核三区”格局

    《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区、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淮河生态经济带中部崛起区深层合作,三位一体推进区域重点城市建设,构建“一核三区”优势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即打造阜城产城融合发展核心,建设界首太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临泉阜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颍上全域旅游先行区。

网络配图

    完善阜城空间规划,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相互促进的产城融合发展核心。《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城市建设新标杆,统筹推进“一湖两河一洲”建设,打造滨河漾水的休闲带、贯河纵联的交通带、迎河多彩的产业带。

三角洲公园 张伟 / 摄

    全面推进双清湾中央商务区建设,制定中央商务区产业发展规划、三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及招商优惠政策,力争到2022年建成约120万平方米的环双清湾中央商务区,打造科技研发、创意创新、金融商务、文化展示、大数据互联网基地等现代服务业集群,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双清湾公园 郭海洋 / 摄

    高水平推进西湖新区和高铁、机场新区规划建设,依法依规推动西湖景区退耕还湿土地报备、西湖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复、生态红线调整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西湖风景名胜区一期、二期建设,研究制定西湖新城区产业招商方案;实施高铁、机场新区三年建设方案,按时完成阜阳机场扩建、阜阳西站站前广场、地下空间工程等的建设,启动站前商务区宾馆、酒店、写字楼、贸易港等项目建设。

任长波 / 摄

    承接产业转移
    “1+7”平台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优选地

    发挥人口、交通、政策、后发四大优势,深入实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主动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区产业转移,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地。《实施方案》提出,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1个省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试验区为核心,7个市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试验区为支撑,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优选地。

应连飞 / 摄

    依托阜阳经济开发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区)建设省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试验区。制定省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试验区实施方案,推进阜阳经济开发区毗邻园区体制改革,合并颍州经济开发区,整合阜合现代产业园区,融合城南新区空间和资源,提升承载能力和配套水平,全力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杨峰 / 摄

    未来阜阳经济开发区将重点培育以先进交通设备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支持江淮汽车、安徽开乐、华林特装车、宇通重工等重点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安徽江淮汽车阜阳分公司江汽中重卡、开乐高端厢车智能制造装备工艺提升、华鼎汽车减震器及相关配件生产、安徽维亚纳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安徽华兴(华劲)特种车辆生产、新筑超级电容及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财政收入80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5亿美元。

    市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中,阜阳(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以循环经济、健康休闲、机械装备产业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水平;太和经济开发区以打造全国高端“医药原料+制剂”产业基地为目标,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区化学原料药、制剂等产业转移类项目,还将谋划建设中印国际医药合作示范产业园,招引印度龙头企业入驻太和。

    另外,《实施方案》还明确了颍东经济开发区食品加工及煤基新材料、颍泉经济开发区高端智能制造、颍上经济开发区新材料、阜南经济开发区纺织服装、临泉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等承接产业转移主导产业。

煤基新材料产业园 郭海洋 / 摄

    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阜阳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积极对接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专项规划,着力完善网络、扩大能力、提高水平,增强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保障,提升阜阳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推动“米”字型高铁网构建。以融入长三角通勤圈、高效对接中心区为导向,加快推进一批重大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打造链接长三角与中原城市群的交通节点城市。协调推进京九客专阜阳—黄冈—九江段、淮北—宿州—蒙城—阜阳城际铁路蒙城—阜阳段、沿淮城际铁路阜南—蚌埠段、驻马店—阜阳—蚌埠城际铁路驻马店—临泉段、南阳—驻马店—阜阳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阜阳动车运用所规划建设。

    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及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畅通高速公路通道,协调推进合肥—周口高速公路合肥至霍邱至阜阳段和颍上南照至临泉段、阜阳—潢川高速公路阜阳至淮滨段、徐州—淮北—阜阳高速公路阜阳段建设,打造阜阳“绕城高速”路网。加强高铁站点与城市公交系统衔接,推动城市公交BRT建设,谋划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的建设。

阜阳至淮滨段高速公路

    打造区域性铁空联运枢纽。提升民航直达运输能力,加快推进阜阳机场扩建工程,推进界首、颍上、太和等通用机场建设。打造快捷便利的铁空联运模式,建立铁空联运“直通模式”,实现“零换乘”无缝对接。推动临空产业发展,谋划建设商业、办公、酒店、文化、住宅、旅游集散等功能区及空港物流产业园。

    民生领域合作

    便利共享优质教育医疗资源

    加快公共服务制度接轨,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提升全市人民在一体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市将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升与长三角中心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水平。

资料图

    教育合作方面

    深化基础教育合作,参加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联合教研等活动,打造优质均衡的基教统一体。支持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推动阜阳师范大学与中心区优质高校合作,构建一流学科联合体;积极引进中心区一流大学设立研学基地。支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争取加入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支持鼓励职业教育类学院与中国长三角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浙江)、软件职业教育集团(江苏)、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上海)、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安徽)合作,提升办学水平。

    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方面

    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方面,在双向转诊、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密切合作,建设阜阳市人民医院与南京鼓楼医院、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等专科联盟,推进阜阳市人民医院陈瑜工作站、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郝伟工作站等名医工作站建设。借鉴长三角医疗机构先进管理经验,探索实践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引进长三角地区口腔科、皮肤科等高水平医院入驻阜阳。支持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托管颍上县人民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发展

    我市还将与长三角中心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发展,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深化与长三角中心区旅游管理部门、星级景区及旅游企业的合作,策划以阜阳为目的地的精品线路。推动休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支持民俗博物馆、农家乐、民俗客栈、田园综合体等布局建设,打造淮河风情休闲农业品牌;以花卉产业为基础,建设长三角花卉旅游目的地;参与建立长三角体育产业联盟,办好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系列活动。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ahfangtan.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安徽访谈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华人英才》杂志社网络中心 主办  法律顾问:合肥淮商律师事务所 赵健志律师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书  举报邮箱:fuyangxx@126.com

工业信息化部许可/备案号:皖ICP备2021017813号  

Copyright 安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下载.png  timg.jpg


   

皖公网安备 34120302000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