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2!安徽新高考方案取消文理分科
备受关注的安徽省新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终于落地!9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发布会上获悉,安徽将实施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高考考试科目将由传统的文理分科进入到“3+1+2”模式,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促进文理交融。
由传统的文理分科到“3+1+2”模式
根据改革方案,计入高考总分的考试科目共有6门,即“3+1+2”。“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选择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
成绩构成及计分方式也有所变化。改革后,高考总成绩满分750分,考生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历史和物理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他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文理交融
在高考改革中,科目设置最受关注。那么,为什么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在其余4门中选2门呢?
据省教育厅厅长赵振华介绍,高校、普通高中和学科专家普遍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
因此,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也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
学生可从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选择性考试,理论上有12种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选择性考试从2024年开始实施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学生在合格性考试结束后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更改。考生在选择过程中,应慎重考虑。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科学选择,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选择性考试从2024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1次,考试时间紧随全国统一高考进行。考试由省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考试成绩当年有效。(记者 彭旖旎 史睿雯)
相关阅读
- 1 安徽“三夏”“双抢”一线见闻:粮归仓种下地 不误时不负夏
- 2 合肥庐阳区:举办2022年首场线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 3 芜湖爱心天使协会26名最美疫情防控志愿者受表彰
- 4 亳州市谯城区召开信访专员聘任大会
- 5 打造阜阳互联网行业新名片,阜阳市自媒体协会成立
- 6 纵情山水 胸藏万壑 ——李玉新山水画赏析
- 7 如果俄罗斯输了,中国该怎么办?
- 8 阜阳一培训机构疫情期间违规开展线下培训 两人被行拘
- 9 安徽省纪委监委通报!多人因违反疫情防控规定被问责
- 10 许庆吾:投身抗“疫”一线的媒体人
- 11 阜城三区解除静态管理,有序恢复生活生产秩序
- 12 安徽洞天春集团助力阜阳抗击疫情,大爱献给一线彰显爱心企业担当
- 13 安徽“熊猫王”戴环宇,一生痴迷画熊猫
- 14 宿州再次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学生打击报复持续暴力
- 15 “熊猫王”戴环宇,一生痴迷画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