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名家长报警!合肥警方紧急发布!
8月24日,9名家长报警称被骗,合肥警方急发提醒。
警方经初步侦查,发现系不法分子盗用老师QQ号,在家长群内发布“报名信息”,以缴纳学费、书本资料费、校服费等为由,要求学生家长向指定账户转账或扫二维码付款,致使部分家长上当受骗。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这样的案例不止一起!为什么家长会纷纷打钱?为什么不法分子能频频得手?
套路详解
一、如何混进班级群?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申请后方可进入。
2、有些学校在家长群的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班级群QQ号(老师的微信号、QQ号、手机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不法分子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会要求老师将其拉入班级群。
4、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把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并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二、如何防止被真的班主任发现?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三、收费方式
1、群收款
该功能较为“方便”、“快捷”,且金额固定。许多家长见老师发布通知都会立即响应,收款率较高。同时由于群聊的“真实性”,很多家长并不会有所怀疑。
2、支付宝、微信收款二维码
3、银行卡转账
不法分子直接在群内公布银行卡号,让学生家长汇款。此类收款方式较原始,且操作不便。
四、怎样防范?
1、添加好友时候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2、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维码,并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3、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微信号ID,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4、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5、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合肥警方提醒
学校应加强家长群管理,严格入群请求,设置相关身份验证,以防无关人员入群;
学生家长在班级群里收到“交费转账”等通知时,一定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老师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相关阅读
- 1 喜讯!金种子馥合香两位大师再获殊荣
- 2 安徽交通推介百余个项目总投资近4千亿元
- 3 苏州阜阳正式签订“十年之约”,10项举措承载美好愿景
- 4 中小学迎来变化,“五四制”或将取代“六三制”?教育部回应!
- 5 2022安徽网红全国影响力排行榜出炉,短视频从业意愿有下降趋势
- 6 阜阳国际服装城—— 催生市场主体 创造就业岗位
- 7 亳州:继母无私照顾12岁瘫痪孩子,每天包接包送,只想治好他的腿
- 8 安徽“三夏”“双抢”一线见闻:粮归仓种下地 不误时不负夏
- 9 合肥庐阳区:举办2022年首场线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 10 芜湖爱心天使协会26名最美疫情防控志愿者受表彰
- 11 亳州市谯城区召开信访专员聘任大会
- 12 纵情山水 胸藏万壑 ——李玉新山水画赏析
- 13 安徽“熊猫王”戴环宇,一生痴迷画熊猫
- 14 “熊猫王”戴环宇,一生痴迷画熊猫
- 15 合肥东部新中心欲成合肥新区建设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