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爱而习书 一书法家于思阜其人其书
近年来,颍淮大地书坛涌现众多颇有成就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于思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观其近作,略缀数语。
出生在中国书画之乡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于思阜,从小就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因此对书法艺术情有独钟。但由于受家庭条件的限制,只能把学习书法的理想暂藏心中。后来他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海军潜艇兵。退伍参加工作后,于思阜仍没有忘记初衷。1982年,他开始学习自已所钟爱的书法,由于工作繁忙,学习书法的时间有限,但他仍利用一切闲余时间坚持学习。20多年来,他刻苦学习,临池不辍,其书法己经写得很不错了。要想把书法写好,提高艺术水平,就必须下一番苦功。2006年于思阜开始系统学习书法理论,并不断向书法大家求教,先后临摹颜、柳碑帖,并重点临摹《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等隶书碑帖。30多年的刻苦习书,于思阜的书法艺术不断提高,其行、楷、隶诸体皆能,犹以隶书为最。
隶书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瑰丽的珍宝之一,它源远流长,贯穿古今。是我国自有文书以来的第二大书体,它代替篆书,上继周秦,下开魏晋。汉、魏晋六朝,盛行于世。以致今日,隶书字体结构整齐,笔法富有变化,庄重大方艺术性强,为众多学书者所钟爱。正如于思阜所言:隶书的多变,让我在学习其他书体的同时对隶书的喜爱兴致更浓。
仔细品读于思阜的隶书作品,很多地方都汲取了汉隶书写之法,笔划多以侧锋为主,但不失古厚之气。特别是隶书大字,竖画起笔藏锋而下,收笔不回锋,重落轻提,方中富圆;横画常用扁笔,拙中藏巧,具有规范性和严谨性以及规律性。因此他的隶书别具一格。这种独特而新奇字体,笔划的形态和意蕴毫无疑问浸染了传统隶书的内涵和神韵,属于纯粹的书法艺术和书法个性艺术。尊古法而求新变。是于思阜多年来对学习隶书的追求,他在书体的结构、笔划、笔式以及神采都有一定的独到性,也具有一定的形态之美,达到了“由技进道”的升华,深受大家的喜爱。
谈及学习书法,于思阜总认为自已永远是小学生,充滿了对古人对汉字的敬畏之心。于思阜常说:在中国艺术门类里,书法应该占盟主地位,不仅是因为它可以通过文字直接联结于中国文化,更因为文字是人人可为而不是人人可有所作为的东西。我学习书法,既不为名,亦不为利,只是喜欢和热爱而已,爱书法,有爱最要紧。
赘述至此,并非为于思阜炫耀什么,而是想说明:作为书家,于思阜走过了一段艰辛而坎坷的学书之路,显示了他自身的实力和价值。翰墨岑岑,艺海无涯。为人低调,夫唯不争的于思阜其人品、书艺都让同道称赞。而隶书作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亦被他纳入情怀,正以其更为执着的创作欲望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迈进。(王建中)
上一篇: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王维书法艺术赏析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阅读
- 1 阜阳英才小记者训练营启动,中小学生可免费参加作文培训
- 2 安徽产全国首款重组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 3 传承好家风,婆贤儿媳恭——专访阜阳籍网红阜阳豆豆家庭
- 4 阜阳佳安智慧养老中心向居家老人送老雁馍
- 5 艰难的2020
- 6 阜阳90后小伙的撸鸭店火了,顾客排队尝鲜
- 7 太和县博物馆接受一批社会捐赠文物
- 8 爱心筑起七彩梦——专访阜阳好人管晓燕
- 9 重大利好!阜阳即将推行“一户一块田”政策
- 10 刘黎:一腔热血为乡亲 齐心协力奔小康
- 11 名人的烦恼——专访阜阳籍大网红游三
- 12 安徽电视台报道:业主守护神——阜阳威恒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 13 合肥到长三角其他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
- 14 亳州市互联网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 15 亳州非遗核雕传承人李峰,传承古老艺术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