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阜阳颍东:“飞线”不乱串 群众笑开颜

发布时间:2021-01-11 10:11:56 来源:安徽访谈网 责任编辑:喻鹏飞 阅读量:159
颍东区委区政府从去年6月份起,就通过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召开会议、现场观摩等各种方式对对该项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对全区电动车进门入户、“飞线”充电开始进行全面整治。

微信图片_20210111102040.jpg

    曾几何时,小区居民给电动车充电就变成了“老大难”问题,把车子放在家里充电,不要说不方便,一点也不安全,一幕幕因电动车违规充电发生的安全事故让人触目惊心;不在家里吧,也没有充电的地方,无奈之举只能从家里私拉电线,以解决给电动车充电的燃眉之急,可是这样违规充电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违规充电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为认真抓好电动车违规充电整治工作,颍东区委区政府从去年6月份起,就通过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召开会议、现场观摩等各种方式对对该项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对全区电动车进门入户、“飞线”充电开始进行全面整治。

    为了加大对该项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做好配合工作,该区先后印发了20000份《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30000份《电动车违规充电宣传彩页》,向辖区群众宣传提示电动车违规停放、飞线充电引发火灾的危险性,普及电动车安全知识,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并将宣传材料分发到所有社区、企事业单位,同时张贴到居民小区、公共建筑适当位置,积极营造治理的浓厚氛围。

    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许宗志多次召开推进会进行安排部署,细化职责分工,倒排工期,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形成了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建管结合、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同时组织人员先后到和谐佳苑小区、左庄安置区、新华小区等八个小区,实地进行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再加上有效发动社区、派出所、微型消防站人员、楼门院长等群防群治力,该区如期完成了整治任务。

    “其实这项工作我们也没有什么窍门,就是按照既定的方案,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扎扎实实的把各项工作做好。这既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具体举措,又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杜绝了安全隐患,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去年8月份,太和县应急局到我区进行工作交流,省应急管理厅领导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鼓励更是鞭策,今后我们要把该项工作做的更好。”颍东区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高文冲说。

     电动车违规充电问题多、容易反弹,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该区各街道办事处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引入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积极探索“物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完成。如该区的幸福时代小区,虽然一开始在小区空地上建设5个简易充电桩,但是由于设计不合理,充电端口少,远远不能满足小区群众的需要。该小区物业公司就积极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建设8个充电棚,近500个充电端口,基本能满足该小区群众的需求。

    当然,在实际整治工作中还是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老旧小区,由于空间狭小,没有地方安装车棚,该区就因地制宜,创新方式的去解决问题。“我们社区的向阳小区由于没有地方建设充电场所,我们就认真的摸排,对小区270多户的业主采取’一户一表’方法,从居民自家电表中安接电线,沿墙体按照充电插头,采用双重用电保护器,并在上面装上合适的盒盖,实行统一编号,有效解决了充电难、停电难的问题。而每户的费用平均也就160元左右。群众都非常高兴,再也没有抱怨电动车充电难的了。”河东街道办事处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常娟说。

    “以前电动车没有地方充电,所以有时候无奈只能拉’飞线’来进行充电,这样真的很不安全,可是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现在好了,自从有了智能充电桩,不仅充电方便了,更重要的是更加安全了,杜绝了存在的很大的安全隐患。这真是一件大好事啊!”住在高速时代华府小区的居民王先生高兴地说。

    “截止目前,我区共有3个街道办事处,共计155个小区,电动车保有量5万余量,应建14548个充电接口,已建充电接口20743个,超额完成总体建设任务。”颍东区应急管理局火灾防控股负责人刘杨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消防安全重于泰山,虽然“飞线”已经不再乱串,但是治理工作还是任重道远,该区表示要坚决防止反弹现象发生,切实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好,增强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健康,以优异的表现给广大颍东父老乡亲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颍东区马伟 刘杨)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ahfangtan.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安徽访谈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华人英才》杂志社网络中心 主办  法律顾问:合肥淮商律师事务所 赵健志律师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书  举报邮箱:fuyangxx@126.com

工业信息化部许可/备案号:皖ICP备2021017813号  

Copyright 安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下载.png  timg.jpg


   

皖公网安备 34120302000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