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阳佳安智慧养老中心向居家老人送老雁馍
农历正月十六是皖北地区出嫁姑娘为父母送老雁馍的传统民俗。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助困的传统美德,2月27日(正月十六)上午,阜阳市佳安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对该服务中心的部分高龄老人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上了造型别致的老雁馍和美好的祝福。
走访中,由阜阳市佳安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慰问小组,和老人们唠家常、问冷暖,了解老人最近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叮嘱老人注意身体和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心态。受到慰问的老人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正月十六能收到“老雁馍”,真是太开心了。”家住颍州区清河办事处八里社区103岁的老人罗杨氏表示,阜阳市佳安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对老人的关怀让她感觉很温暖。
据了解,此次走访慰问活动共计发出老雁馍5份,均由阜阳市佳安智慧养老服务中心采购、赠送。据悉,该服务中心多年来,积极参与关爱老年人的公益活动,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会在节前上门慰问,为阜阳居家高龄老人送去温暖和关爱。
阜阳市颍州区清河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副主任安绪红、八里社区副主任卢广亚、阜阳市佳安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理事长张芳,以及佳安养老服务中心王福东、李影、李莹莹等参加了慰问活动。
小常识:老雁馍习俗来历
关于送老雁馍的习俗由来已久。农历二月初二,皖北地区多称“龙抬头节”。
很久以前,沿颍河一带在二月二前后,常见有大雁起落在河岸,久之,有人把这种现象与“龙抬头节”联系在一起,有了“五更闻雁叫,老人遭劫数”的谣传。说二月二这一天是老龙王(老人)升天的日子。如何才能为老人消灾避祸呢,不知谁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把大馍蒸制成雁状,让女儿送给老人,老人吃了老雁馍就可以避凶化吉了。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女儿们都送老雁馍给老人,这一风俗也很快在淮北地区流传起来,以后每逢正月十五一过,女儿们就送老雁馍给父母,以消灾避祸。还有一说是,大雁是候鸟,有两个家,就像出嫁女儿的婆家、娘家一样,虽然相隔千万里,但每年都会往返奔波,大雁就是女儿的象征,女儿虽然出嫁了,就像长大的雁飞出了巢儿,但她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仍记得报答父母,那根牵扯不断的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远不会淡忘的。
上一篇: 为爱出发,蓄力前行 ——阜南县举办上千人向中岗四里湖徒步活动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阅读
- 1 阜阳英才小记者训练营启动,中小学生可免费参加作文培训
- 2 安徽产全国首款重组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 3 传承好家风,婆贤儿媳恭——专访阜阳籍网红阜阳豆豆家庭
- 4 阜阳佳安智慧养老中心向居家老人送老雁馍
- 5 艰难的2020
- 6 阜阳90后小伙的撸鸭店火了,顾客排队尝鲜
- 7 太和县博物馆接受一批社会捐赠文物
- 8 爱心筑起七彩梦——专访阜阳好人管晓燕
- 9 重大利好!阜阳即将推行“一户一块田”政策
- 10 刘黎:一腔热血为乡亲 齐心协力奔小康
- 11 名人的烦恼——专访阜阳籍大网红游三
- 12 安徽电视台报道:业主守护神——阜阳威恒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 13 合肥到长三角其他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
- 14 亳州市互联网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 15 亳州非遗核雕传承人李峰,传承古老艺术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