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关于“鱼头酒”的传说

发布时间:2020-08-01 15:29:42 来源:安徽访谈网 责任编辑:杨梅 阅读量:2138
在酒桌上,当一道鱼菜上桌时,总会提到“鱼头酒”。在中国民间,“鱼头酒”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和讲究,宴请宾客时,通常要上条鱼作为一道主菜——意味着“年年有余”。

       中国人向来好客,尤其中原人一直以热情好客著称,逢年过节,或遇有亲朋相聚,通常要摆设酒宴相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酒文化。“鱼头酒”就是这座文化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鱼不成宴。

u=148782129,4001907538&fm=26&gp=0.jpg

       在酒桌上,当一道鱼菜上桌时,总会提到“鱼头酒”。在中国民间,“鱼头酒”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和讲究,宴请宾客时,通常要上条鱼作为一道主菜——意味着“年年有余”。

微信图片_20200801152851.jpg

       比如,将鱼盘放在酒席正中央,鱼头对着谁,谁就要先喝酒,鱼尾对着谁,也要陪着喝酒。然后喝鱼头酒的客人先动筷表示谢意———意为剪彩,此后其他人才能动筷吃鱼,为酒宴增添了很多情趣。鱼头摆放时一定对准席中最有身份的客人,客人要喝三杯酒,否则就是对主人的不尊重,这就是所谓的喝“鱼头酒”,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有关“鱼头酒”的来历,传说和孔子有关。

微信图片_20200801153948.jpg

       在安徽亳州市谯城区谯东镇闫窑村村民委员会,有一个自然村叫“火头楼庄”,庄名的来历有个故事,十分传奇。

微信图片_20200801154746.jpg

       传说孔子周游列国,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求救于楚,昭王发兵救之,师徒脱离困境,心中大喜,一路飞奔往北去城父去见楚昭王,快马加鞭,不识路,没想到跑过了路,眼看天色将晚,忽有一异人长九尺余,皂衣高冠,披甲持戈向孔子师徒大咤,声动左右,拦住去路,师徒一行心中暗暗叫苦,才脱狼穴又遇猛虎。子路出与战,其人为大,子路不能取胜,孔子从旁谛视良久,谓子路曰:何不探其肋。子路如言,其人力尽,手垂,败而仆地,化为大黑鱼。弟子怪之。

微信图片_20200801153606.jpg

       孔子曰:凡物老而衰,则群精附焉,杀之则已,何怪之有。命弟子烹之以充饥。弟子皆喜曰:此天赐也。于是后人便把黑鱼叫“火头鱼”。

      七日不火食,此晚始火也。又称乌醴,鬼鱼,《神农本草经》列为上等鱼,后人于此处建一楼纪其事,名“火头楼”也。

微信图片_20200801162853.jpg

     《论语乡党篇第十》关于孔子的饮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孔老夫子对于饮食文化礼节十分重视,虽说是困厄之时,弦歌不绝!七日未火食,面对这一顿大餐,子路早就等不及了,赶忙拿出七天前从下蔡过来经过西淝河岸边,拜祭酒星庙时,有一老者赠送的“营泉”十年陈酿,给大家人人斟满酒,刚想端碗动筷子,却被子贡止住。子贡说:“今天的鱼头对着谁,谁就要先喝酒,鱼尾对着谁,也要陪着喝酒,然后喝鱼头酒的人才能先动筷子”。

       原来子贡为了尊敬老师孔子,早就示意颜回把做好鱼放在中间,鱼头对着师父孔子,鱼尾对着子路,表达对老师孔子尊敬和对子路勇猛的奖励。从那以后,孔子的弟子三千,分教列国,这个饮酒的方式后来流传到民间,逐步演变成风行的喝“鱼头酒”了。

       孔子思想几乎主宰了我们的文化,酒文化当然也受孔子思想的影响。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人们跟酒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酒,作为一种沟通人际关系之媒介,凝聚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和气质。如果说“仁”是儒家文化之神,那么,“酒”就是儒家文化之形。儒家饮酒重“ 礼”重“节”,“唯酒无量,不及乱。”“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是孔子对酒德的要求。



1-19110G9514WF.jpg

       饮酒虽不限量,但不能喝到乱了方寸的地步; 如果是在和乡人一起饮酒,那要等拄着拐杖的老人出去之后,自己才能出去。

       有些人认为孔子一定是个酒不沾唇的圣师,但据《古今酒典》记载,孔子却是个豪饮之士。

       还有《十国春秋》载:“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 觚是古代盛酒的一种器具,容量约为二升。看来老夫子不光学问好,喝酒也豪爽。

       清代的《清稗杂抄》黄九烟论酒的文章中,再一次把孔圣人封为“酒王”,可见孔子在中国酒事中的非凡地位。其文是如此区分古代几位酒圣的,“尧舜为酒帝,羲农为酒皇,淳于为酒伯,仲尼为酒王,陶潜李白坐两厢,糟粕余子蹲门旁。”在于礼仪文化,在于共乐同欢。他还把饮酒上升到了政治哲学上,强调礼乐治国,而“百礼之会,非酒不成”。没有酒,礼就失去了存在的形式;有音乐无酒,不能形成欢乐的气氛。

de3859fa1aa4434cb38548e57fd81881.jpg

       “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饮酒不是吃喝这么简单,而是关系以德治国、人民安居乐业的事情。“古民皆勤苦稼穑有百日之劳,喻久也。今一日使之饮酒焉,乐之,是君之恩泽也。”百姓一年到头紧张忙碌,辛辛苦苦,适当时需要喝个痛快,放松放松,感受一下人间的欢乐。夫子说的真可谓通情达理也。

微信图片_20200801153600.jpg

       儒家文化以酒为承载,为世人传递了一种追求“仁爱”“和谐”“天人合一”的美好精神世界,而酒又因儒家文化之弘扬,源远流长,代代相传。酒因文传,文以酒载,相辅相成,演绎了一代又一代精深之文化,流淌出一代又一代醇香之美酒。


【责任编辑:杨梅】

本文图片来自百度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ahfangtan.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动态
李岩芯 2023-12-02 10:50:18

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安徽访谈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华人英才》杂志社网络中心 主办  法律顾问:合肥淮商律师事务所 赵健志律师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书  举报邮箱:fuyangxx@126.com

工业信息化部许可/备案号:皖ICP备2021017813号  

Copyright 安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下载.png  timg.jpg


   

皖公网安备 34120302000078号